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传媒频道: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 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传媒频道
传媒新闻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 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May 7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编者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自3月28日在河北省西柏坡纪念馆启动以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奔赴全国各地蹲点调研采访,他们走基层、进一线,上高原,盘山路,走乡村,访农户,探寻大国重器背后,解码科技创新动力,记者们用脚力丈量、用眼力观察、用脑力思索、用笔力书写,并且用短视频等融媒体方式让报道生动呈现。记者们深深感受到,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肩上就有多少责任,蹲点调研采访成为记者践行"四力"的大课堂。

  今天我们刊发一组记者蹲点采访手记,更多记者仍在路上。

  -------------------------------------

  我们都是春天的孩子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 张坤

  我们的同事,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朱洪园在西柏坡中学支教快8个月了。支教不久,小朱就因工作努力被任命为副校长了。

  路过学校时,我刻意多看了几眼学校,远远看见孩子们在春天的校园里奔跑。

  海棠花、梅花、桃花次第开了。美好三月!

  正应了那句唐诗"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这是孩子们的春天。

  3月的西柏坡,春意盎然。我品读出了那段峥嵘的历史岁月。

  在学校,小朱带着孩子们上阅读课。他教学所在的县乡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他所在的中国青年报社,也早已不再仅仅靠报纸一种介质提供阅读!

  用阅读传诵经典,用阅读点亮青春。最近,小朱常自豪地提起《榜样阅读》——由中国青年报社与酷我音乐联合打造的,已成为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产生重要影响力的"融媒"精品阅读项目。

  书香犹在的寂静的西柏坡,70年前的3月,在炮声隆隆中准备迎接解放的新政权"总指挥部"。

  1949年3月,在完成"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战略任务之后,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平,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建立新中国,毛泽东称之为"进京赶考"。

  毛泽东当年生活了近10个月的旧居,堆满了卷卷书籍。讲解员介绍那简陋的卧室兼书房时说:当时这里除了睡觉的床上,其他空间都被书籍占领了,即便是床上,也到处是作了记号的随手打开的书。

  昏暗的灯光下,一位伟人目光如炬。

  就在离开西柏坡的这一天,毛泽东还念念不忘地阅读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的,虽然读了很多遍,但如今读来意义非凡:进京赶考的时刻到了,要重温一遍,用李自成进京的教训警醒自己,警醒共产党人。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正是一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懈赶考精神,是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毛主席旧居隔壁,就是中央军委作战指挥部旧址,三张地图,两张桌子,一部电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是的,当年的西柏坡,一片硝烟弥漫中,更多飘溢着书卷、油墨的香气,回响着信念、理想的歌声。

  一封封电报军令、新闻,从这里通向大战场,传遍全世界。

  一个个年轻忙碌的身影中,不少还是茁壮成长的大孩子,其中就包括我们的编辑、记者同行们。

  1948年,《中国青年》在这里复刊。久久凝视展览柜里《中国青年》创刊号封面,心潮澎湃。

  2019年3月28日,我来到西柏坡,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和新闻界代表、学生代表一起,听中央领导教诲,在春风化雨中接受教育,净化心灵。

  新中国从这里出发!

  春天从这里出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强国一代有我在,奋斗的青春最幸福!

  我们都是春天的孩子,在赶考之路上,念念不忘"春天",念念不忘"青春的回答"。

  真的读懂了春天,或许也就读懂了四季,读懂了人心,读懂了新中国。

  身"蹲"心入 熟悉的西柏坡风景独好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樊江涛

  作为河北记者站驻站记者,多少次到过位于平山县的西柏坡,真的已经数不清了。

  在此次"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蹲点调研采访中,我们又一次重访被誉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革命圣地,近距离触摸、观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健康肌体上这粒鲜活细胞:2018年,平山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西柏坡镇的5个贫困村摘掉了贫困帽子,西柏坡镇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达9500元……

  作为此次蹲点调研采访的成果,《中国青年报》在头版连续推出了通讯《赶考路上 西柏坡书写时代答卷》《奋斗最美,新一代青年在西柏坡接力"赶考"》和短视频作品《西柏坡的90后》《朱校长的一天》。作为采写者的我们,在为眼前新农村美丽景象振奋的同时,更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而自豪。

  "蹲"下来,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使我们发现了熟悉的地方有着不同以往的风景!

  参加此次报道的中国青年报社80后记者朱洪园可谓身份"特殊"——既是记者,也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第21批支教扶贫队队员。2018年9月,朱洪园和另外7名支教队员就来到西柏坡,开始了在西柏坡中学和西柏坡希望小学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因为有在西柏坡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的生活,在镜头和话筒前,略显紧张不擅长表达的被采访对象,却在朱洪园面前迅速打开话匣子。在他们眼里,身为支教队员的朱洪园不仅是记者,也是朋友和"老乡"。

  在蹲点采访中,为了准确记录党和国家领导人与这些普通农民之间70年始终不变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我们几乎走访了西柏坡镇西柏坡村的每位亲历者;为了解梁家沟村党支部20年来带领村民建设新农村的探索实践,我们三访梁家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陈国平,先后同两任村党支部书记深入交流;我们自驾车深入平山县西柏坡镇的西柏坡、东柏坡、梁家沟、陈家峪、夹峪、西沟、霍家寨、北沟等村庄,与西柏坡纪念馆90后讲解员闫文彦、西柏坡镇青年扶贫干部王成龙、夹峪村80后的村干部曹立飞与陈立刚、西柏坡村90后创业青年王冬杰、西沟村连任三届的80后"老支书"魏昭、北庄村90后挂职"第一书记"范麾京等十数位西柏坡镇青年面对面……

  清明小长假,我们两人都在采访、写稿中度过,除了报纸报道,我们还拍摄了短视频报道,呈现出大量独家鲜活的事例和细节。践行"四力",身"蹲"心入,熟悉的地方风景依然独好!

  我攀上海拔4687米的卓拉 那是"挂在天上的哨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均斌

  卓拉哨所位于中印边境锡金段,海拔4687米,被称为"挂在天上的哨所",每年有长达半年的封山期。4月28日,我参加"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乘机抵达拉萨贡嘎机场,天还大亮,日头很烈。接下来的两天,我和其他媒体记者从拉萨来到日喀则,又到了亚东县。我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与高原的气候较着劲儿,偏头痛、脖子酸胀,常见的高反症状,我一样没落下。

  卓拉哨所距连队12公里,坡陡路险,四五月积雪仍没膝,即使是体力较好的士兵,步行上哨所也得近5个小时,更别提我们这群初上高原的记者。

  仗着年轻、体力好,我没打退堂鼓。前辈们的新闻经验告诉我,只有抵达现场才能采写出好故事、写出好新闻。大家决定闯一闯"挂在天上的卓拉哨所"。

  高原气候多变,可能山脚晴空万里,半山腰大雨倾盆,到山顶就是一场暴雪。5月1日早上9点半,我们一行开始"闯卓拉"。

  此前,听战士们说,上卓拉的关键是要翻过三道坡,分别是"忘乡坡""忘情坡""忘忧坡",其中"忘情坡"最险,坡度近80度,不踩实,就容易滑落。

  起初是一段较为平坦的山路,我还能轻松地和身边的战士聊天。等到上"忘乡坡"才真是考验,体力成倍地被消耗,我只能顾及自己的脚下,第一道坡就花了近1个小时。休整时,我明显感到心脏在快速地跳动,只能大口大口地喘气。第一道坡有人就因体力不支被拦下了。

  上"忘情坡"时,大家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基本走100米就得停下休整,我再提不起力气说话。"忘忧坡"离哨所大概还剩下最后一公里。可此时我的腿已经软绵绵了,一脚踩进雪坑,要咬牙用力拔出来。

  翻过"忘忧坡",想上卓拉哨所,还有200多级台阶,此时我只想一屁股坐在地上,鞋子里进雪了,脚上没热气;手套摘下一拧,都是水;身上觉得热,可就是不出汗,难受得很。上了卓拉哨所那一刻,我的脚实在迈不动了,只能在原地喘气。我们上哨所不久,外面就下了暴雪,很快把我们一路的足迹都掩了去。

  稍晚,我忍着欲裂的头疼,开始准备采访。很多时候,做事得憋着口气,一泄劲儿就全白费了。

  哨所的战士很辛苦也很可爱。因为缺水,平日里,他们最常做的就是"打雪",用雪水来烧水、洗漱、做饭……两年前买的牙膏,他们中有的到现在还没有用完;如果想好好洗一个热水澡,或许要等几个月下去连队一趟。外面一打雷,他们会立刻切断所有电源,把手机关机,因为雷电经常沿着各种导电物质到屋里乱窜,还打毁过他们的手机、烧焦过他们的眉毛;山上信号不好,唯一的信号塔被一条山脊挡住了大半。闲时,若是天气好,他们会跑到山脊上,和家人"通话",电话那头的父亲、母亲、妻子、女朋友已经几个月、一年甚至两年没见过自己的儿子、丈夫、男朋友。他们要自己"背菜",连通山上的索道建好之前,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得下山去把物资背上来,每年11月到次年6月,大雪封山,他们得在封山之前"冬囤"。

  1999年出生的吕胜超来哨所之前从没见过这么的大雪,一夜之间,通往哨所的台阶就被雪全覆盖了,结果第二天一试,雪比他还高。吕胜超刚来时就喜欢堆雪人、掏雪洞,在火炉旁烤火对他来说是最幸福的事。"背菜"时,"雪往脸上打的时候生疼,手抓着石头就被'粘'住了",回来时,把脚往热水里一放,立刻 就抽筋了。

  班长杨东儒当了13年军人,前段时间,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子女双全,他别提有多开心了。从军这么多年,他觉得特别对不起家人,尤其是妻子,为他们的家付出了太多。这个腼腆质朴的男人说起妻子,眼眶红红的,"她和儿子一起患重感冒,去医院输液,两个小时的输液时间,她硬生生调快了,只输1个小时,就去照顾儿子,也不告诉我。""煲电话粥"时,妻子偶然说起这事,杨东儒"心里很不是滋味"。

  前哨长嘎桑次仁说,哨所里的战士平日见得最多的就是雪和山,偶尔见到一只附近的牦牛都是稀奇事。去年,县政府某单位来了5个人慰问他们,队伍里有两个女生,士兵们激动了好久。临走前,女生主动要求给士兵们一个拥抱,哨所里年纪最小的新兵直接红了脸……

  我听得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心里发酸。凌晨3点多,我醒来开始吸氧,这一天的经历,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闪过,只觉得驻守在天上哨所的卓拉战士太可爱、太可敬,一时竟再找不出更多词语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戴上安全帽探寻百年首钢前世今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朱彩云

  扣紧搭扣、调整帽箍,像工人一样穿行在热轧厂、冷轧厂,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和受访的机械点检员大声喊话。在首钢的蹲点,安全帽成了每个记者的标配。

  4月,我分别走进首钢京唐公司和首钢园,去体味百年首钢的前世今生。西临永定河与西山,靠着西山的煤、河北宣化的矿,早在1919年,当时还是龙烟铁矿石景山炼厂的首钢就达到了"有水有煤有矿"的标准,成为炼铁炼钢的极佳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从石景山钢铁公司到首都钢铁公司,从首钢总公司再到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一代又一代首钢人在这片热土挥洒热血与豪情。

  对于一个新记者而言,在首钢的每一天我都感受并思考着它的百年气息与风貌。这样一个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地上一个硬井盖的纹路与图案都镌刻着新中国70年工业发展史的某个侧面。

  首钢园转型女工的泪水让我体会到她改换岗位时承受的压力与艰辛,新首钢90后作业长眼里的兴奋与期待让我看到了新一代首钢人对职业与事业的热爱。我深知,捕捉这些画面与瞬间需要记者们的镜头和笔触离采访对象近些、再近些。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高炉作业间,记者们希望去更近的地方看铁花。我的手机一度因为在高温环境下录制视频而发烫,耳朵甚至出现暂时听不清四周声音的反应,但百米高炉的壮观还是让我目不转睛,拉着作业长一遍遍大声询问,这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90后工人和我分享他初次看到铁花时的欣喜、选择钢铁行业不变的初心。

  但我手机里存储的400多段视频素材,还是只能记下些许的片段。200多公里的新厂搬迁,8平方公里的老厂改造,数万人的艰难选择,更多的是我无法企及的更壮阔的时光流转、更细微的心路历程。

  时至今日,我的肌肤还能回想起首钢园冬训中心冰面的寒冷与新首钢铁水散发的炙热,我收获更多的是对"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的体悟。我记下了开炉老师傅搬离到新首钢时的焦虑与和重头再来。他们每个人都是百年首钢的见证者和同行者,首钢正因为他们有了不断改革与创新的更生力量。

  当白灰拂面、高温炙烤都逐渐成为过去,今天的首钢,到处是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身影。难忘每一个和我们交谈的工人朋友,他们有的不苟言笑,流利地说着技术流程;有的开朗乐观,不吝分享快乐与忧愁。

  海风、烟尘、热浪、冷气……首钢的气息具象而多元,包容它熟悉或陌生的人。不同岗位的首钢人也生动如昨,在我们的文字和画面里,镌刻着与企业共奋进,与共和国共发展的一幕幕。

  走进大山深处——更深刻体会中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和艰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城出发去往德峨镇水井村龙吓屯,一路蜿蜒陡峭,路旁几十米深的悬崖令人触目惊心。

  盘旋过一座又一座大山,终于在一处山坳处,龙吓屯展露出真容。在这里,苗族村民穿着传统民族服饰,有的在家忙农活儿,有的聚在村委前的广场上聊天,孩子们则围着在村里新建的健身器材玩耍嬉戏。

  2015年,这个屯的17户村民中,贫困发生率达78%。水井村党支部书记罗文新指着屋旁的一座大山说,从前,村里的水泥路没有修通时,孩子们只能从山上的羊肠小道徒步两个多小时到村里的教学点上学。那条山间小路,陡得让人几乎难以站稳,记者手脚并用,扯着路旁的树枝才能勉强前行。交通不便,让山里的这些苗族老乡,一年四季只能看到云雾、大山,还有山里的牛羊。

  基础公共服务的缺乏是制约当地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为此,隆林县的定点扶贫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把发展农村道路作为打通小康之路的关键,2016年9月在隆林县投放了广西区第一笔通屯水泥路建设项目贷款2亿元,为16个乡镇38个行政村173个自然屯修建通屯水泥路。通屯道路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孩子们上学的路好走了,村民种植的杉木等土货也卖出好价钱了。

  龙吓屯村民罗文开是邻村弄杂小学的一名教师,记者跟他交谈时得知,短短几年时间,硬化道路通到了家家户户,学校建起了砖混楼房,教室里安装了电脑多媒体,村里的孩子可以通过网络课堂看到外面的世界。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党的扶贫政策带来的生活变化,他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

  之前,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家庭生活贫困,不少人年纪轻轻便外出打工了。但现在,龙吓屯的孩子都上学了,可喜的是,近3年来龙吓屯出了6名大学毕业生,有的当了老师,有的返乡发展产业。如今,龙吓屯除了两户村民因病、因残未脱贫,享受低保政策兜底,其余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6.7%。

  记者深切感受到,只有脚踏实地到基层蹲点、到一线采访,才能更深刻体会到在中国进行的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和艰辛。这一条条通往大山深处的路,凝结着多少人的决心和汗水。记录龙吓屯村的变迁,可以真实地看到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哪怕是最边远的山区,党的惠民政策也会"一个都不少"地覆盖到。这一条条通往外界的路,是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求学路,是村民们的增收致富路,也是青年乡村振兴的创业路。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