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张斐晔
电脑、充电器、采访本、录音笔……把这些熟悉的"装备"一一放入背包中,4月末的一天我奔赴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战场"——采访报道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说熟悉,是因为这些年参加了越来越多的主场外交报道工作,渐渐从当初的懵懂紧张变得从容淡定许多;说陌生,是因为每场主场外交报道工作都是一次全新的任务,无论有多少经验都得从零开始——嘉宾、场地、议程都需要去了解、适应,甚至是这个春季"满三十减十五"的多变天气也时刻提醒着我,这是瞬息万变、由不得半点马虎的新闻报道工作。
但除了认真完成工作之外,还有一些小小的期待——首届高峰论坛举行时并未有机会作为前线记者参加,这一次能够近距离接触实为难得的机会。工作中,我曾采访、编辑过许多有关"一带一路"的稿件,可是扪心自问,对于"一带一路"又真的了解多少?我期待着借此宝贵的工作契机,尝试走近这个同样熟悉而陌生的词语。
联系嘉宾、准备采访提纲,这些按部就班的工作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一次我还是希望有所突破,希望能从嘉宾的言谈中了解更多有意思的故事。"4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比你年纪还小呢……"有的嘉宾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那些记忆深处的往事,从他那略显沧桑的脸上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模样,他的故事也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只是点点滴滴的温暖回忆织成了他对中国、对中国人民的美好感情。
"我的家乡不仅风景优美,更有着多样的文化,欢迎更多中国朋友前来!"有的嘉宾兴奋地向我描绘着那个充满异域风情的遥远国度,前一刻还在严肃谈论国际形势的他露出了不属于这个年纪的腼腆笑容,真诚的笑容里饱含着他对家乡的热爱,饱含着他对两国人民今后加深了解的期盼……
嘉宾们的这些故事也许不能全部写进报道中,但他们非常乐意分享这些有别于严肃话题的接地气的故事,因为这是他们对于"一带一路"、对于中国的真情实感。不仅如此,他们在紧张的会议间隙接受大量媒体的采访,有时甚至要牺牲自己的就餐时间,这样的辛苦只为更多地接触媒体,为更广泛地传播"一带一路"倡议。采访本身是我学习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次珍贵的民心相通的实践?他们的敬业与真诚让我看到了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付出的动人模样。
一次会议的成功举行离不开无数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吗?"这样亲切的问候来自会场的青年志愿者,看着他们的青春面庞我不禁想起曾经自己也如他们一样,在大型活动中担当志愿者,甚至有时就在这个会场里。时光荏苒,如今的他们更加年轻,也更有能力,外语流利、礼仪规范、技能扎实。"能够为如此重要的主场外交出一份力是荣幸,我们深感自豪。"他们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蓬勃朝气。而在会议期间,如他们一般的青年人还有许多:清晨天色未明之际,安检员们就上岗了;深夜星光璀璨之时,站岗的武警战士依然挺拔伫立;就餐时服务员们忙碌不停;会议期间工作人员跑前跑后对每一个细节反复确认……他们的工作也许平凡而枯燥,但辛勤的汗水与甜美的微笑展示的不仅是为这次会议付出的努力,更是中国青年的奋发昂扬之姿。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鲁迅先生的这句祝愿可以说在当代青年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有这样的青年又何愁"一带一路"的前路?他们今日在此为高峰论坛的举办默默奉献,明日也将有能力扛起"一带一路"前行的重担。
作为国际新闻记者,常常有朋友羡慕我们能参与到国际大事中,但我有时会有些迷茫与遗憾,媒体人真的能参与其中吗?如同"一带一路",会议组织、项目实施、学术研讨,此前在我眼中,媒体更多是一位旁观者而非参与者。这也是为什么总感觉"一带一路"这个词熟悉而又陌生。但这次论坛,当我用心感受之后,不算大的新闻中心教会了我重要一课——点滴努力就是最好的参与。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各司其职、竭尽全力,毫无疑问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分子。再回首看看我的同行们,新闻中心里灯火长明,来自世界各国的媒体人虽肤色各异、语言不同,但都为更好地报道这次活动竭尽心力——我看到有同行在人声鼎沸的新闻中心里抱着电脑一秒睡去,这是疲累到了极点。也许努力写就的报道不会全部见报,也许剪辑好的片子无法按时播发,但这一刻的全身心付出就是最好的参与,就是为"一带一路"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这次论坛让我深深懂得,"一带一路"这个词原来让人感觉如此亲近,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嘉宾的故事里,在志愿者的笑容里,在记者的采访本里,在每一点滴为之付出的努力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